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相关政策 > 北京:到2025年创建2-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15家左右现代农业产业园

关于我们

电话:

010-86183888

邮箱:

24j@nltown.com

地址:

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文化街新农创大厦

北京:到2025年创建2-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15家左右现代农业产业园


发布时间:2021-08-20  阅读

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》的通知

 

各区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委、办、局,各市属机构:

       现将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
 

 

北京市人民政府

2021年7月31日

 

以下是《北京市“十四五”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》中有关设施农业、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部分的内容:

 

       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,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,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。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,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。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了北京要走在全国前列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科学谋划“十四五”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,优先发展农业农村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对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、起好步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 

       农业“调转节”任务全面完成,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。化肥利用率从2015年的29.8%提高到40.7%,化学农药利用率从39.8%提高到44.2%,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.735,农产品“三品一标”覆盖率达到81.7%。蔬菜实现良种全覆盖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%。累计创建3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、274个星级民俗旅游村,已有乡村精品民宿品牌699家。

 

       “十四五”时期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,也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期。

 

综合分析,北京市“三农”发展面临五大机遇:

 

       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有利于深化“三农”工作重中之重的认识,把城乡经济循环作为国内大循环题中应有之义,释放农业农村投资空间和需求,更好发挥农业农村在应变局、开新局中的“压舱石”和“战略后院”作用;

 

       二是服务首都“四个中心”功能建设,增强对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能力、满足首都市民高品质农产品需求,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;

 

       三是全面落实新总规,深化生态涵养区和平原区结对协作,有利于强化以工补农、以城带乡,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;

 

       四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,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业资源要素,以更高水平的农业区域合作构建环北京“1小时生活保障圈”;

 

       五是以数字技术、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有利于打造农业“高精尖”的北京板块,建设智慧农业,赋能农业实现跨越发展。

 

       同时,也要清醒认识到,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,走在全国前列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,最突出的短板依然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,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新旧交织的问题和挑战:多年来主要“菜篮子”产品自给率持续下降,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亟待巩固和提升,蔬菜产量连续17年下降,自给率不到10%。农业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,发展质量不高,高效设施技术储备不足,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场景不多、变革作用不明显。

 

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

 

       牢牢守住农业发展空间底线,坚定市场需求导向,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强化科技创新引领,不断增强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,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,深挖农业多种功能和价值,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。

 

(一)抓好“菜篮子”稳产保供

 

       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,牢牢守住“五个百万”农业基本盘,抓好“菜篮子”生产,着力提升蔬菜等农产品自给率和控制力,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。

 

1.保住百万亩绿色粮菜

 

       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严守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66万亩耕地保有量底线,落实200万亩耕地保护空间,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、菜田面积底线,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。全面实施“田长制”,实行接任、离任交清单制度,将耕地保护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畴。采取“长牙齿”的措施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,对基本农田范围内非农业用地进行清理整治,全面开展闲置设施、撂荒耕地核查与利用,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,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存量问题整治,健全日常监管长效机制。加大永久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,有效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,到2025年,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.75以上。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将粮食播种面积指标分解到各区,打造一批高产示范方,确保粮食生产在2020年水平上只增不减。建设东南、东北和西北三个蔬菜产业带,稳步增加菜田面积,加强老旧设施改造利用,提高复种指数,打造10个万亩镇、100个千亩村、1000个百亩园。围绕六环路西北部、东北部和南部三个片区,开展5000亩高效设施农业用地试点工作。到2025年,蔬菜产量达到220万吨,自给率提升至20%以上。


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
 

(二)建设农业“中关村”

 

       服务国家农业科技自立自强,把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,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,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。

 

1.打造现代种业发展高地

 

       充分发挥北京科技与人才优势,加快建设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,打造“种业之都”。编制实施北京市种源“卡脖子”联合攻关十年规划,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联合攻关,在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上取得积极进展,当好种业翻身仗先头部队。积极承接国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。落实全国第三次农作物、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,建立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。促进科企深度融合,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种业企业,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。滚动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。


现代种业发展行动计划
 

2.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

 

       着力打造农业“中关村”,加快建设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引擎的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,在全市形成“一核多辐射”协同创新发展格局。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。聚焦现代种业、高效农业设施、智能装备、数字农业等重点领域,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。积极承接国家级农业科研重大任务,建设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站、国家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展示基地。认定100个市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,示范带动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提升。


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工程
 

3.发展智慧农业

 

       大力推进应用场景建设,加快人工智能、5G、物联网、北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,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。建设北京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,构建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“一张图”。发展数字田园、智慧养殖、智慧农园。开展以清洁能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农机研究与示范应用。实施高效设施、畜禽水产、初加工、农业废弃物处理装备提升四大工程,加大农机装备信息化、智能化升级改造,全面提升设施农业、生猪养殖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。到2025年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%以上,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75%,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5%。


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
 

4.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
 

       集聚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实施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。探索成果权益分享、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,明确科技人员兼职取酬、成果作价入股等事项,加大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力度。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响应能力,建立科技人员与行政村“一对一”联系对接服务机制。深化农业科技人才职称制度改革,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将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。支持农业科研院校及相关站所与各类示范区、产业园、特优基地、专业村镇等对接合作,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。到2025年,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7%。

 

(三)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

 

       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推动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,全面提高农业规模化、科技化、市场化、标准化、组织化水平。

 

1.发展绿色优质安全农业

 

       巩固部市共建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成果。完善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名录,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。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,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,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。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基地建设,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防控及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系统,强化全程智慧监管,开展生产主体追溯试点。强化源头风险管控,健全“四位一体”风险管控机制,探索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。推广一批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,在延庆、密云、怀柔等区推进建设绿色有机农业产业区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%以上。


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
 

2.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

 

       以区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,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,建立指标体系,整合资源、集成政策,到2025年创建2-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。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、特色优势产业集群、现代农业强镇,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,引领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。创建15家左右国家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带动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和标准化基地建设。

 

3.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

 

       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结合全市物流专项规划,建设40个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,提升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能力。探索“互联网+田头市场+电商企业+城市终端配送”的新模式。全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农产品供应。到2025年,全市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提升到50%。















   友情链接: 首农集团     首创集团     山东新农创     中国投资协会     城融集团     新农创喜舍乡邻    

   

    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文化街新农创大厦    Copyright © 2017-2022 新农创集团 版权所有   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850号 京ICP备17067574号

新农创微信公众平台